生命学科在山东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1901年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前身)创办时,就开设过生物学方面的课程。1930年,私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成立时正式设置生物学系。中科院院士、著名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教授以及著名微生物学家王祖农教授都先后担任过系主任,他们以其先进的学术思想和卓越的成就,为促进山东大学生物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山东大学生物学科享誉海内外。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著名动物学家张致一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庄孝僡教授都是生物学系早期的毕业生。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大学的生命学科有了新的巨大的发展。1996年3月,在原有的生物学系、微生物学系、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基础上组建了生命科学学院。建院后,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博士与硕士学科点建设,注重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为生命科学院的腾飞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生命科学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和生物工程四个本科专业,按本科专业设置生物科学系、生物技术系、生态学系和生物工程系,并设有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学院下设五个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细胞与遗传研究所,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另建有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育机制与基因调控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学校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发酵工程学,发育生物学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具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发酵工程学博士点(工学),并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生命科学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队伍。目前在职教师91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5人,讲师21人。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0%,50%具有一年以上的海外工作经历。2005年在读本科生1558人,硕士生293人,博士生163人,博士后7人。生命科学学院现有两幢教学科研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新建的实验大楼将于2007年夏正式启用。学院具有完善的后勤服务系统,除院办公室外,还设有资料室、药品材料库、仪器管理室、财会室、计算机与网络室、生物标本室等,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请参看生命科学学院的附属设施。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带头学科之一,也是山东大学发展的重点。现在,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处于全面发展的最好时机,全院师生将团结一致,努力工作,突出特长,发挥优势,建立科技创新体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将我院逐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生命科学学院。

经济学院 (东区新校)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东区新校)

历史文化学院 (东区新校)

数学学院 (东区新校)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东区新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区新校)

生命科学学院 (东区新校)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区新校)

管理学院 (东区新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东区新校)

国际教育学院 (东区新校)

文史哲研究院 (东区新校)

经济研究中心 (东区新校)

大学外语教学部 (东区新校)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东区老校)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东区老校)

法学院 (东区老校)

外国语学院 (东区老校)

艺术学院 (东区老校)

物理学院 (东区老校)

公共卫生学院 (西校区)

医学院 (西校区)

口腔医学院 (西校区)

护理学院 (西校区)

药学院 (西校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校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校区)

机械工程学院 (南校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校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南校区)

电气工程学院 (南校区)

土建与水利学院 (南校区)

体育学院 (南校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园区)

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础部 (软件园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新区)

机械工程学院 (南新区)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新区)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南新区)

电气工程学院 (南新区)

土建与水利学院 (南新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

软件学院 (软件园区-齐鲁软件学院)

济南儿童医院

千佛山医院

关于山东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山东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