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兴办文科始于1977年。20年来,我校文科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发展历程是不同寻常的。从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是我校文科的创立阶段。这10年创立阶段,发展势头很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其间,开设了本科专业、招收了研究生;成立了中国语言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几个研究所,并于1985年前后建立了中文系、新闻系、社会学系等,且正式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87年学校召开了第一次文科工作会议,当时学校设立了文科办公室,负责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作为工科院校,华中科技大学早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办文科,其意义是深远的。1990年至1994年,学校成立了人文学部。1994年1月至1996年6月,学校成立了文学院,刘献君同志任院长,李振文同志任书记。学院下设哲学系、社会学系、中文系、新闻系、政法系、艺术系。设有汉语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经济法、工业设计5个本科专业。设有语言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应用社会学、科技法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此期间文学院设立了中国语言研究所、哲学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新闻传播与舆论调查研究所、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经济法与法律研究所等机构。1996年6月至1998年4月,学院领导班子调整后的文学院,风笑天同志任院长,徐晓林同志任书记.1998年4月至2001年1月,学校成立人文学院。尉迟治平任院长,徐晓林任书记。2000年,在学校广泛开展学校发展战略大讨论的背景下,我校召开了第二次文科工作会议。我校文科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大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人才进入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成就显著。各学科的学术影响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取得可喜成绩。人文社会学科的院系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社会学系、外语系8个院系组成的人文社会学科。2001年1月4日,我校对人文社会学科进行了机构调整,成立了新的人文学院。张曙光同志任院长,刘成基同志任书记。新人文学院下设中文系、哲学系、政治教育系、历史研究所、德育教研室。2006年学院再次进行调整,政治教育系从学院分离出去,领导班子也进行调整,中文系主任何锡章任人文学院院长,汪佩伟任学院党总支书记。学院现任院长何锡章教授,党总支书记刘久明教授。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数学系

物理系

化学与化工系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院

外国语学院

人文学院

哲学系

中文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社会学系

历史研究所

法学院

体育部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法医学系

同济医学院-护理学系

网络与计算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塑性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

外存储系统国家专业实验室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

武汉精神卫生中心

武汉同济医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同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

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

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图书馆

研究生院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华中科技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