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系始建于1994年,现设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和生物教育、生物技术及应用、园林技术三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500多人。目前有专职教师19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硕士10人;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奖1人,沧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人,客座教授4人。在校生500人多年来,我系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研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教研与科研课题十七项,获沧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奖,河北省教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发表学术论文189篇(其中EI8篇SCI2篇50余篇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主编或参编出版20本专著和教学用书。创建了沧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沧州沿海湿地鸟类环志点、海兴湿地鸟类科普展览室,已救护国家重点保护的珍惜濒危鸟类50余种740多只,环志湿地鸟类120多种一万余只,开展湿地生物资源调查与监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的环保宣教工作,为候鸟保护的国际间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并与2009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海滨鸟类环志研讨班。目前,生命科学系现有建筑面积为4252平方米的生物实验室,下设24个实验分室,实验仪器设备约合人民币513余万元,系资料室藏专业书籍10055册左右,杂志136种左右,12832本,能满足本系的教学、科研的需要。在教学理念上生命科学系教师都树立“人人都能创造”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五精工程”。在教学中,加大教学内容的调整力度,使教学内容体现前瞻性、科学性、新颖性,把最新的生物学科研究成果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加强生物学科和其他学科间交叉渗透,以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枯燥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内容转化为形象、有趣的知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工作、生产、科研的结合,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幅度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及考核形式。本着教学性原则、设计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资源整合性原则,加强实验室建设。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生命科学系将继续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办学条件,为把生命科学系建设成为一所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明显、位居河北省高校前列的强系大系而奋斗!

关于沧州师范学院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沧州师范学院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