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建于1998年4月。历经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2004年10月学校按照“211”工程大学框架,调整重组后定名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现有微生物学、植物生理生化2个贵州省重点学科;有生化营养研究所、真菌资源研究所、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所、贵州大学竹类研究所、中药天然药研发中心和贵州大学食品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研究所(中心)。与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和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共同搭建教学与科研平台。学院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省管专家1人、学科(学术)带头人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1人。形成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制药工程,在校生1095人;以及生物技术及应用、制药工程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等成人教育专业。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设植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生物技术7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有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14个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包括植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等,有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制药工程)、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4个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6人;同时招收工程硕士(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制药工程)、农业推广硕士(食品加工与安全)4个专业在职硕士,在校在职硕士35人。学科涵盖理学、工学和农学三个学科门类。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省攻关、地方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项目总经费6000余万,省部级科研成果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申报专利14项。生命科学学院全院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为国家、为社会、为贵州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提供科技支撑。

人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法学院

艺术学院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理学院

农学院

林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

矿业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人武学院

明德学院

体育教学部

大学外语教学部

马列主义教学部

社科部

基础部

教学试验场

中国文化书院

分析测试中心分析测试中心

高教研究所

工程实训中心

贵州省CAD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贵州省高性能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光电子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聚合物基材料工程中心

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

贵州省微纳电子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昆虫研究所昆虫研究所

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农业生物实验教学中心

黔英清洁能源研究中心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

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西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

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科技学院

关于贵州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贵州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