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建立于1982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最早建立的社会学系之一。经过近30年的建设,北京大学的社会学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了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三个二级学科,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人类学四个专业设置,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四个人才培养层次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学一级学科教学与科研体系。2007年8月,北京大学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含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四个二级学科)被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系北京大学现有的1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之一。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是一个以研究为主,并承担博士后、博士、硕士培养任务及一系列本科教学工作的机构。1987年被列为国家教委文科重点研究所之一。为适应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并发挥社会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特色,1992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2000年,经北京大学决定,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保留各自名称和编制的前提下,组建统一的领导班子,统一规划和组织系所的教学和科研。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现有各类教职员工53人,其中正式教职员工48人,合同制员工5人。在正式教职员工中,有专职教员40人。在专职教员中,具有教授职称者21人,具有副教授职称者16人,具有讲师职称者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6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人;“文科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人才2人。此外,还从国外著名大学特聘“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客座教授1人,属国内高校中学位结构相对较高、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学术影响相对较大、深具发展潜力的社会学教学科研机构之一。自建系以来,北京大学社会学领域的教师共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80余项,教育部各类课题8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70余项,国内其他项目(含教育部以外的其他省部级项目及横向课题)170余项。共出版学术专著近400部,在海内外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500篇。共获得各类教学和科研奖励近200项。拥有强大的教学科研力量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依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科研力量成立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和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在香港利丰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共同筹建的“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和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除了上述两个重要研究机构之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目前还拥有“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劳工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口述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此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还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分会”等学术团体秘书处的所在地。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讨论批准,新成立的教育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将挂靠在我系办公。这是挂靠在我校本部的第一个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构。注重与海内外著名高校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自建系以来,已先后海内外数十所著名高校的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院系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联系和交往,并先后邀请了数十位国际知名学者前来本系交流和讲学,其中包括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瑞泽尔、亚历山大、科塞、布劳、艾森斯塔德、列维、罗兹曼、林南、怀特、戴慧思、谢宇、周雪光,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赫勒,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维沃尔卡,英国著名人类学家JamesScott、TimIngold、GeorgeMarcus、KirstenHastrup、王斯福、彭可,日本著名社会学家福武直、富永健一,著名人类学家中根千枝,韩国著名社会学家韩相震、著名人类学家金光亿,香港著名社会学家金耀基、李沛良,著名社会工作教育学家阮曾媛琪,台湾著名社会学家叶启政、著名人类学家乔健等。这些交流活动不仅对我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大大地开阔了包括本系师生的知识眼界。拥有一个特色馆藏丰富的院系级图书馆到2006年年底,社会学分馆共有馆藏书刊41090种,62282册,其中中文书刊31646种,48485册;外文书刊9444种,13797册。社会学分馆是以社会学人类学专业图书为主要馆藏的专业图书馆,其中的港台书占10%,以德国Misereor公司赞助、香港理工大学赠送的1000多种“社会工作”类图书为独有品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图书馆目前与北京大学图书馆联网,并实现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全部社会学书刊的校内局域网查寻及Internet国际网络的查寻,以及书刊借阅的网络化管理。社会学系图书馆在本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据统计,近几年来,北京大学社会系图书馆的图书流通量居北京大学校内院系级图书馆图书流通量的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图书馆和应用文理学院图书馆。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环境学院

心理学系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考古文博学院

哲学系 (宗教学系)

国际关系学院

经济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

法学院

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

政府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艺术学院

元培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育学院

工学院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北大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北大医学部-药学院

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北大医学部-护理学院

北大医学部-公共教学部

体育教研部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

国际合作部

医学部教学办

深圳研究生院

人口研究所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分子医学研究所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实验室

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实验室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实验室

核物理与核技术实验室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数学与应用数学实验室

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实验室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实验室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实验室

水沙科学实验室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第一医院

人民医院

第三医院

口腔医院

第六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深圳医院

首钢医院

文化产业研究院

物理化学研究所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数学研究所

微电子学研究所

工商管理研究所

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环境工程研究所

计算语言研究所

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公共政策研究所

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首都发展研究院

电子政务研究院

北京核磁共振中心

生命科学中心

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中心

信息科学中心

肿瘤物理诊疗技术研究中心

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生物信息中心

应用伦理学中心

妇女研究中心

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科学传播中心

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

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

理论生物学中心

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

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

高能物理研究中心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复杂性科学虚拟研究中心

建筑学研究中心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

医学遗传中心

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

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成人教育学院

地坛医院

积水潭医院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世纪坛医院

航天中心医院

民航总医院

关于北京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北京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