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是在原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京大学化学系是中国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其前身是成立于1910年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京师大学堂停办,后改名北京大学。1913年化学门重新招生,1919年改称化学系。1952年全国范围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化学系由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三校的化学系重组而成。1994年化学系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学学院)。2001年原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并入化学学院。目前,化学学院设有5个系: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5个研究所:无机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防科工委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5个学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2003年底国家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化学学院承办了《物理化学学报》和《大学化学》期刊,并接受教育部的委托成立了“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7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0人,长江特聘教授15人,讲座教授2人,教授59人,副教授51人。有33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1人与国外学者合作获得B类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3人获得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基金资助,10人获得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8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稀土功能材料化学”、“表界面纳米工程学”,以及“有机合成与方法学”3个研究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表界面纳米工程学”和“功能聚合物的多尺度结构和分子工程”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化学学院同时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基金委重大、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获得过多项国家及部委级科研、教学奖励。2000年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每年保持在400篇左右,且高水平的文章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化学学院是国家教委遴选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具有优良的实验教学条件。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等5个基础课实验室和中级仪器实验室以及综合化学实验室组成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总使用面积3600多平方米。全院现拥有总价值超2亿元的各种仪器设备,为学生的系统实验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保证。新化学南楼的建设工作于2006年2月启动,已于2007年10月竣工,化学学院的科研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化学学院在读本科生总数保持在700人左右,研究生500人左右,博士后60人左右。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在化学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勤奋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百年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系)的教育和科学研究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化学专业人才。目前化学学院正在向建设“国际化学界有重要影响的化学教育和研究机构”的目标迈进,并努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中国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白春礼

边文生

卞江

卞祖强

薄志山

蔡生民

蔡增起

曹傲能

曹维孝

陈传峰

陈尔强

陈继涛

陈家华

陈明星

陈淑芬

陈小芳

陈义

陈永明

陈悦

陈志达

程瑞昆

程正迪

褚泰伟

丁卉芬

董金勇

杜大明

杜福胜

段洁菲

段连运

范青华

范星河

方晓红

付晋平

付磊

付雪峰

甘良兵

甘志华

高宏成

高明远

高松

葛茂发

耿金灵

顾镇南

郭海清

郭晴

郭新秋

郭雪峰

郭志新

韩淑英

韩玉真

何美玉

何平

何永克

贺维军

贺晓然

胡少文

胡文平

黄崇武

黄春辉

黄建滨

黄兰

黄路

黄其辰

黄岩谊

黄勇

黄志镗

贾欣茹

贾一四

江洪

江雷

江龙

蒋丽金

焦书明

金长文

金祥林

荆西平

康贵良

寇元

来鲁华

黎乐民

李爱华

李崇熙

李翠娟

李福绵

李国宝

李晖

李经建

李久强

李俊然

李峻柏

李克安

李林

李美仙

李南强

李能

李士杰

李树荣

李维红

李伟

李星国

李彦

李元宗

李子臣

梁德海

廖一平

林炳雄

林崇熙

林建华

刘春立

刘锋

刘海超

刘虎威

刘文剑

刘新起

刘岩

刘莹

刘宇

刘元方

刘忠范

吕明泉

罗海

马季铭

马骏

马玉国

裴坚

裴伟伟

彭静

齐利民

其鲁

钱民协

丘坤元

邵元华

沈兴海

施章杰

施祖进

宋乃恒

孙红芳

孙聆东

孙荣华

唐有祺

田桂玲

宛新华

王海芳

王剑波

王能东

王祥云

王毅

王颖霞

王远

王哲明

危岩

魏高原

魏根拴

魏根栓

魏雄辉

吴瑾光

吴凯

吴念祖

吴云东

吴忠云

席振峰

夏斌

谢有畅

徐东升

徐光宪

徐筱杰

徐怡庄

许家喜

严纯华

阎坤凯

杨玲

杨荣华

杨展澜

杨震

姚光庆

叶蕴华

余志祥

袁谷

翟茂林

张锦

张宁

张滂

张奇涵

张青莲

张新祥

张亚文

章士伟

赵达慧

赵凤林

赵美萍

赵新生

支志明

周恒辉

周其凤

周晴中

朱涛

朱月香

朱志伟

庄乾坤

邹德春

数学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环境学院

心理学系

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考古文博学院

哲学系 (宗教学系)

国际关系学院

经济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

法学院

信息管理系

社会学系

政府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艺术学院

元培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育学院

工学院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城市与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北大医学部-基础医学院

北大医学部-药学院

北大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

北大医学部-护理学院

北大医学部-公共教学部

体育教研部

研究生院

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

国际合作部

医学部教学办

深圳研究生院

人口研究所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分子医学研究所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

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实验室

分子动态及稳定态结构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实验室

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实验室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实验室

核物理与核技术实验室

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数学与应用数学实验室

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实验室

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实验室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实验室

水沙科学实验室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实验室

第一医院

人民医院

第三医院

口腔医院

第六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深圳医院

首钢医院

文化产业研究院

物理化学研究所

重离子物理研究所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数学研究所

微电子学研究所

工商管理研究所

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环境工程研究所

计算语言研究所

中国民营企业研究所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公共政策研究所

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首都发展研究院

电子政务研究院

北京核磁共振中心

生命科学中心

系统与控制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中心

信息科学中心

肿瘤物理诊疗技术研究中心

景观规划设计中心

生物信息中心

应用伦理学中心

妇女研究中心

核科学与核技术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科学传播中心

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

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

理论生物学中心

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

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

高能物理研究中心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复杂性科学虚拟研究中心

建筑学研究中心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

医学遗传中心

药物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

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

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

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

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成人教育学院

地坛医院

积水潭医院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世纪坛医院

航天中心医院

民航总医院

关于北京大学院系设置目录的友情提示:以上院系列表可能并非是北京大学开设院系的最新情况,请以官方公布的数据为准。

按院校层次看
按院校类型看

查找指定院校
投稿举报提建议